ai,还有一个大漏!-凯发官网首页
文丨文雨
2024年,黄仁勋在英伟达gtc大会上将大语言模型、具身智能、ai for science并列为ai三大关键方向。
对于前两者,全世界现在几乎已人尽皆知,但对于ai for science,恐怕绝大多数人连听都没听过。
ai for science,即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也就是用ai来替代人力做科学研究。
在此之前,人类的科学研究先后历经实验科学、理论科学(理论范式)、计算科学(计算范式)、数据科学(数据驱动范式)四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由人类完全主导,靠的是人类自身的感知与智力,后两个阶段中计算机成为关键助手,但仍由人类驱动和主导。
ai for science是一个全新的跨越和突破,ai介入使得科学研究又快、又好、又省钱,过去一项新技术需要用10年花10亿块钱才能开发出来,现在可能用1年花1亿块钱就能搞定。比如今年5月,ai研发新范式的“超级隔热材料”问世,该超级隔热材料通过“ai 机器人”结合的方式仅用7个月就完成了催化剂材料及配方筛选,而按传统方法仅筛选材料配方就需耗时10年。
终局视角下,ai凭借智能体协作还将彻底取代人力,自主完成“提出构想、设计实验、形成假设、执行证伪”等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把人类带入科学探索的第五阶段——智能科学范式时代。
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只是改变生产和生活,而ai for science动摇的却是整个科学事业的根基。从这个角度来说,后者对世界的影响力与重要性远甚于前者。
所幸之处在于,中国在这一领域也已经提前卡位并拿到了话语权。
2015年,三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物理学家共同创立晶泰科技,该公司以基于量子物理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人工智能能力为支撑,试图寻求更高效的改变药物及新材料的设计与发现方式。
截止到现在,晶泰科技已经成为全球ai for science领域的引领者,世界前20大药企中有16家是公司客户,在全球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发现公司中排名第一。covid-19期间,晶泰科技只用了六周时间就帮助辉瑞完成了口服药晶体结构预测,帮助辉瑞新冠药paxlovid提前6个月上市。2024年,随着晶泰与协鑫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业务正式切入新材料产业。
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晶泰科技是有真本事和硬实力的。
首先是“读”的能力,晶泰的patsight专利数据挖掘平台可以将过去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提取的文献和专利数据在1小时内提取完成,并且准确率高达95%;其次是“算”的能力,晶泰拥有超过200个ai模型,可以通过算法大幅提升研发的速度和精度;最后是“做”的能力,晶泰的自动化工作站可以将数据收集能力提升40倍,目前公司已部署超300台机器人实验工站,沉淀了大量标准化、高质量的实验数据。
一方面横向外拓,能力圈从制药逐步扩张到材料领域;另一方面纵向推进,不断积累并精进数据、算法和行业know-how。晶泰科技过去十年在各个层面都实现了大踏步前进,但公司的价值却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充分认识和重视。
不到250亿港币的市值显然无法匹配晶泰科技的真正潜力。
国盛证券之前算过一笔账,包括化工、医药、新能源、合金、显示、半导体六大领域在内,ai for science合计可覆盖的下游市场规模接近11万亿美元。以中信分类下各行业内企业2023年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中位数作为计算依据,当ai渗透率达到2.5%时,ai for science的产业规模大约是149亿美元,而当ai渗透率提升到25%时,ai for science的年产值将突破1400亿美元(万亿人民币)。
大家不要以为这很遥远,技术发展从来都不是线性的。就拿医药行业来说,根据《2024年中国医疗大健康产业发展白皮书》,ai医学影像领域目前已有超60个三类证产品获批上市,行业渗透率预计将从2020年的0.7%迅速提升到2030年的41.3%。以此为鉴,各个产业的ai for science进程都将同步加速。
一旦行业进入爆发期,晶泰科技即便放眼全世界也是赢面很大的那个。
一方面,从行业第一性原理出发,ai for science的进化和发展需要以产业底层数据作为支撑,而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具有诞生ai for science巨头的先天优势。
另一方面,ai for science又是一个典型的人才和技术双密集型产业,壁垒和门槛极高,后来者即便烧钱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弯道超车。截止到今年4月,晶泰科技已经积累了650万 高精度量化数据,10万 分子力场参数,和大约50万分子对fep数据,覆盖80%的药化常用反应类型,且机器人科学家还在以7×24小时的节奏运转,每月积累20 万条反应过程数据。
2024年,晶泰控股的营收只有2.66亿,但去年公司与协鑫签的一笔订单的总合作金额就高达约10亿,今年又先后拿下方大炭素、广东恒建、寿光蔬菜等客户。6月23日,晶泰控股宣布与美国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医药界创业者及投资人gregory verdine所设立的dovetree llc签署合作意向书,公司将在最终协议签署的10日及180日内分别获得5100万及4900万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金额达数十亿美元的潜在开发里程及销售里程碑付款。
在盈利基数极低的情况下,随便一个大单可能就把公司拉起来了,所以别看晶泰科技现在不显山露水,或许将来的某一天随时会突然大爆发。
过去两年,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ai细分赛道历经多次炒作,估值水平已飘到了天上,相比之下,ai for science受到的关注度还明显不足,而这恰恰是机遇所在。$晶泰控股$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